top of page

南投仁愛鄉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開始接觸「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緣起自好友從秀,當2022年第一次在仁愛鄉部落學校,那時我們是在都達國小帶領第一場暗空公園光害防治的宣導,當那時從秀告訴我說:「合歡山暗空公園」是一個寶,因那時我才剛開始接觸「光害防治宣導和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在我的情感意念上,是非常認真想要傳達給部落孩子們,更期盼自己能夠運用自我生命連結和體會,使用語言的表達出讓學童們能夠珍惜,我們台灣所擁有的!

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生命體會還不夠深入,深恐自己無法具體的將核心精神傳遞,為了傳達出去「合歡山暗空國際公園」是個台灣全體人民的一個寶,台灣南投縣仁愛鄉的一個重要”觀星地標”。在我內心的情感部分是仍需要再涵融的。


※南投仁愛鄉都達國小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光害防治與宣導


此書寫之動力:

主要是以自我觀察中分三點:



一、我與星空宇宙之關係:

在古時沒有科技儀器時,我們古人類就以自己身體透過視覺眼睛的觀察進入「心魂」能夠感知天時的演變。能夠覺知天、覺知人、覺知地

確實在沒有科技儀器時。是以【觀天象】之方式來,作為皇帝處世之參考依據,在中國古天文學上,熒惑守心即是記載熒惑(火星)與皇帝天命之關係,同時也記載著:【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則理政。雖有明天子,必是熒惑所在】。

古人相信天象為國家命運、氣勢的指針,故重視太陽、月亮 的運行,日、月食的推算,五大行星﹙水、金、火、木 、土﹚的出沒,各節氣長短推定,每月南中天星象 ,及各種天文異象的記錄、判讀與解析,是以中國古曆法為天文曆法,並以此天文曆法做為人類生存於地球之遵行。

古書:「逸周書·周月解」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時之極,不易之道。”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依序體現農耕文化的生活節拍。

先民們一定是在長期的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四季觀念的。而「人類」居中。故稱為「天、地、人」所有我們人類都是以大自然的節奏為依歸。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科學之一,因此古代文明在不斷地蛻變演進成長中~。

一直到21世紀台灣2019年才有了全亞洲得到國際認證的I D A【南投仁愛鄉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的活動,讓國人得以能增進我們對宇宙天文的了解的成果。


二、我是誰:

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要認識自己,是我們身為人的生命;一輩子的任務」。

我曾經是在台灣公、私立華德福實驗學校服務多年,於2023年剛從彰化芳苑鄉民權華德福中小學退休的老師。

華德福教育是個療癒性的教育:【天是一個大宇宙,人是一個小宇宙,我們的生命都是以大自然生活息息相關】對孩子教育仍是以天人合一,輔合人類的本質做為素材!

猶如我們道德經 混成章:【人法天、天法地、道法自然!】,一切都須以大自然為圭臬。這和目前我參與【南投仁愛鄉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的工作是我退休後,另一個對社會供獻新的里程碑。


取材:https://news.ltn.com.tw/news/Nantou/breakingnews/3274326

縮時攝影玩家莊家和,在合歡山拍出絕美夢幻星空照。(莊家和提供)


三、南投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禮敬天(日、月、星辰)地、人的連結,人類是將上天的星空密碼,大地的禮物串聯連結和創造出來。


讓我感動的事:台灣南投仁愛鄉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是李從秀和劉志安、林彩雲賢伉儷的傻勁以民間之力量去努力連結當地居民之後,努力取得全亞洲第三座得到IDA國際認證,【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這片淨土,用了10幾年光陰歲月的先驅者,讓我們得以以民間之力量,而形成!實在是需要多加珍惜。


另感謝天球儀發明家林彥光老師情義相挺的共襄盛舉,每次都是從台北到南投,有次在高速公路上還出車禍,車子被追撞,還【使命必達】的來服務互助國小的孩子們,讓人很是感動。


我們終於有新的開始,我們共經過了五所學校的「天文」光害防治和科普的宣導活動,有李從秀的開始建設平台和天文學家劉志安老師夫婦和阿光老師共同合作,我主要工作是主持與安穩學童們。


在我們團隊對學校師長和學童教學與對話之中探看星空, 此次得到上天相助,天氣都非常的適合觀星,在原鄉部落做天文宣導活動共服務200多個學童,看見自己對此【社會性的天文文化工作】,開始產生很大的興趣,也對自我的生命有許多的啓發,看見南投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啓發功能,相信國人慢慢也會自我的看見星空與人的關係。


※兩所學校的學童都是既開心又放鬆的學習。

孩童們躺在操場上夜觀星空和唱原鄉的歌曲等待星星出來~



(1)、台灣南投縣仁愛鄉合歡山有個國際認證的暗空國際公園,此國際公園是全亞洲第三座,具有高品質的欣賞「星空」的國際水準。

(2)、我們結合天文人脈和教育人脈,進入仁愛鄉原鄉部落學校。做光害防治和天文科普宣導活動,動機是以教育的札根關懷基礎開始!

(3)、從課程目標方向:

觀察到孩子們很喜歡詢問和探索,此活動可以啟發孩子們的科學教育思維、原鄉部落老祖宗與天文、農業、神話故事精神的傳承⋯⋯。



課程中,由志安老師基礎的地理環境的說明,以及光害防治的核心意義價值,透過遊戲有獎問答的方式,原鄉部落的孩子們都能夠深入淺出的回答,很令人感到驚訝!

尤其2022.12.20(三)在互助國小有一個穿黑色衣服,身材微胖的男孩,從他的外表非常的好動不安份模樣,而志安老師在有獎徵答時刻,他都能夠非常快速又精簡的回答,看見孩子們的學習動力是強而有力的。

而阿光老師科普的教學方式,是用遊戲和道具天球儀讓孩子們用生動活潑的方式,達到知識學習的目標和輕鬆愉悅的達到課程的目標,尤其是在12月20日互助國小和12月21日清境國小,兩個學校都是在白天課程先講解天文光害和科普的知識,孩子的基礎先誘發出學習的動機,等到了晚上再實際上,天文望遠鏡觀測天上的星空,各個學校孩子們都是充滿著興奮的主動學習,同時老師們也都是抱著開放學習的態度,打開心胸在吸收,並希望在我們宣導活動,先在2022年底暫時告一段落的情況下,持續為原鄉部落的孩子們努力!很值得繼續走下去,甚至於具有天文科普智慧意義的活動。


※讓我們一起祈禱與祝福 ! 於2022.12.21仁愛鄉清境國小


最後【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如何能達到官方與民間組織的合作,聚眾智以為車,匯眾力以為馬,策馬上路~暢行千里無阻,成就眾人之事,是我最大的期望與祝福!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觀星園星空直播站的故事 台灣親子觀星會 星空觀測小站組員 吳雪瑞

看著流星在夜空中飛翔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美夢,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市面上的智慧型監視器在夜視的模式下可以錄到近6等星,黃道光銀河和流星都可以被記錄下來,開始燃起星空直播站的構想,其中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是流星紀錄。 經過半年在龜山童軍營地的監視器氣候實戰測試成功,我們開始尋找低光害...

讓我們一起去看星 台灣親子觀星會 第8屆理事長 阮驛琇

你是否曾經與朋友一起在寒冷的夜晚,守候流星雨,當流星墜落,與朋友們跳躍著歡呼 你是否曾在第一次透過望遠鏡看到月球表面時驚呼於她的細緻的地形地貌。 你是否曾經看過定在天空的一片雲,透過望遠鏡才發現那是美麗的銀河,有數不盡的星星閃耀。...

Comments


Let's Connect

預約導覽

 

 

 

 

台湾

清境永續發展協會

​台灣南投縣仁愛鄉

電話 Telephone | 049-2801366

手機 Cellphone | 0979-917817 

時間 Time | 10:00-17:00

CSDAlogo2-05.png
star village logo-67.png
bottom of page